近日,记者采访获悉,根据相关政府部门的专题调研,本市灵活就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约300万人,其中男女比例大致为6∶4。
(资料图片)
市人社局在给市人大代表马列坚的建议回复中指出,近年来,市人社局每年定期会同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定期组织开展灵活就业发展状况专题调研。
调研对象为全市范围内为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社会经济活动,但未与任何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年龄人口,包括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个人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或从事自由职业等情形,涉及包括网约送餐、快递物流、家政保洁、建筑装潢、网络电商等14个新业态。
调研充分依托本市就业登记等业务平台,综合利用入户调查、电话调查等方式,对灵活就业的总量规模、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作深入的研究。
从调查情况看——
■在上海范围内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中,男性约占61.8%,女性约占38.2%,按全市灵活就业人员约300万人推算,女性灵活就业人员超过110万人。
■分行业来看,女性占比较高的行业为家政保洁、护工护理和教育培训,分别为86.0%、78.4%和63.1%。
此前市人社局局长杨佳瑛在做客“2023民生访谈”节目时也曾指出,上海当前大约有300万名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类型很多,需求很大。
为进一步支持共享用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稳定就业岗位,相关部门还制定出台了《上海市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工作指引》,依托“乐业上海”微信公众号等本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免费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用工信息发布渠道。
为了保障灵活就业群体的权益,上海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关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放开户籍限制,允许在沪从事灵活就业年满16周岁且男性未满60周岁、女性未满55周岁的外省市户籍人员、港澳台人员、永居外国人等纳入参保范围。
此外,上海于去年7月1日启动实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社会关注度较大、职业伤害风险较高的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行业的七家平台企业纳入试点范围,通过按单计费、按月缴费,实现每单必保、每人必保,并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提高经办服务效率。
截至目前,已将七家试点平台企业的47万名本市从业人员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
市人社局在回复中还指出,目前上海已对灵活就业人员形成了多方面统计监测渠道(灵活就业登记参保信息、社区外来人员就业监测信息、实有人口自主申报信息和就业人口数据共享机制),为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灵活就业人员的实名制管理和精细化统计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