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者塞利娜·阿尔瓦雷斯在《儿童自然法则》中指出,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做什么”,也不是发明什么“新方法”,而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内心想法,不要以成年人的意志做侵害孩子的活动。
(资料图片)
在她看来,儿童从一出生就拥有学习和爱的能力。幼儿心智的发展离不开与外界的接触,他们每天都能从周围的世界中汲取有助于智力发展的养分。然而,很多成年人对儿童的成长规律缺乏了解,采用违背幼小大脑发展规则的教育模式,反而阻碍了儿童天生具有的学习和爱的能力发展。
很多研究表明,人生来就具备沟通的潜能,能够构建语言、组词造句、记忆、逻辑思维、创造、发明、想象、提问,感知情感并适时控制情感,甚至具备感同身受的能力、道德本能和根植于内心的公正感。但是,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中,儿童的潜能呈现出差异化表达,原因在于潜能发展需要优质的环境。
人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早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显现。在作者看来,成长是一个“从百亿神经元联结到三十亿个神经元联结的过程”。人的成长,意味着放弃三分之二的潜能,加强剩余三分之一的潜能,是一个逐渐专业化和聚焦专注领域的过程。对于婴儿来说,经历不仅仅是影响,而是直接塑造大脑结构,且不具备选择性。所以要重视早期教育,在幼儿大脑逐步特定化之前,遵循教育的自然规律非常重要。
生活就是一种学习,人类在不断的体验和修正中学习前进。作者认为,成年人的说话方式、行为举止、和孩子一起做的事、在孩子面前做的事,都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塑造。这也强调了家长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想要孩子有礼有节、说话得体,家长首先要恪守行为规范。要想严格要求孩子,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说,要想培养孩子规范的语言能力,家长首先要重视语言表达,规范使用语言。
巴黎笛卡尔大学认知神经学专家胡迪特·盖尔沃因在《国家地理》中提到:“婴儿习得语言的过程不是线性的,不是先学会语音,再掌握单词,之后再组词造句,而是同步进行的。”作者引用此观点佐证“婴儿早就启动了语法学习”的观点。作者认为,仅仅聆听大人说话,孩子也能在脑海中慢慢提炼语言内在的复杂规则。这意味着新生儿和幼龄儿童在上幼儿园之前,已经在生活中完成了较高水平的认知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
事实上,婴儿的学习能力远不止语言,还包括生活经验、物理原理和社会规则等。因为有日常鲜活的经验、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渴望,有时为了理解外部世界、修正内心想法,孩子会不顾危险甚至违背禁令。研究儿童习得机能的国际专家阿利松·哥普尼克也认为:“孩子可以本能地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所以,给孩子试错的空间,让他们亲身经历,才会深化知识。大人要做的是陪伴他们,给予适度的引导。大多数时候,孩子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遭遇失败,会马上重新尝试,“无需依赖大人的帮助”。
就学习来说,除了生活体验和他人指导,孩子的内在动力也非常重要。作者认为,“要想真正地高效学习,学习动力必须是自然的”。然而,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不能真正客观地掌握孩子的兴趣,只是一味从大人的角度安排,采用物质奖励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大量实例表明,物质奖励产生的外部动力不会产生持续性、终身化的影响。所以,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帮助孩子找寻真正的兴趣尤为关键。
自由选择是不是意味着孩子不会选择语文、数学、地理、历史这些学科类活动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她认为,只要知识以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孩子都会着迷,孩子天生就能领悟完完整整、真真切切的文化内涵。书中也提到,孩子天生就具备配对与排序等基本的数理思维,拥有对数的本能感知,人的生理机能中本就具备语言本能,这些都充分说明,只要引导得当,教育方式恰当,孩子很容易对学科学习产生兴趣。生活中出现很多“学习困难”的孩子,很可能是在激发孩子的感知力方面出现了偏差。
作者还有很多洞见。例如,人虽然天生具备语言本能,但似乎不具备处理字母代码的神经元,也就是说,不具备阅读和写作的潜能,阅读训练要注重语音的引导感知,而不是默读一些字符。又如,要尽可能与电子游戏和电子互动活动保持距离,因为游戏释放大量多巴胺使人成瘾,破坏注意力系统,影响睡眠质量。相比之下,户外活动、体育运动等不仅能发展心智,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积极性和创造性。再如,屏幕教学会破坏孩子的注意力系统,全神贯注盯着屏幕并不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只能说明孩子处于关注状态,而不是学习状态,只是一种“警觉”。这也启示我们,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保持教学活动在校园真实发生十分珍贵。
阅读这本书,我想起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的《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这首歌和《儿童自然法则》都告诉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选择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是值得期待和充满希望的事。
(作者强德平,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违者必究。)